未来几年卓胜微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拓展能力,有望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实现业绩增长,但也需应对市场竞争和技术迭代等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有利因素:
- 市场需求增长:据 Yole Development 预测,到 2028 年全球移动终端射频前端市场规模将达到 269 亿美元,未来数年还将保持约 5.8% 的年均增速。随着 5G 手机渗透率提升,2025 年全球 5G 手机渗透率超 60%,以及 WiFi6/7 加速普及,将带动射频前端市场规模增长,卓胜微的 L-PAMiD、WiFi7 模组等产品有望受益。
- 国产替代机遇:国内射频前端自给率目标 2027 年达 35%,国产替代加速。卓胜微作为国内射频前端芯片龙头,凭借模组化和滤波器自主化优势,有望在高端市场抢占更多份额,其全球市占率预计从 2024 年的 3%-4% 提升至 2027 年的 5%-6%。
- 产品应用拓展: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车规级射频芯片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超 20%,卓胜微 V2X 模组已获比亚迪、蔚来等车企订单,车载业务收入占比有望从 2024 年的 5% 提升至 2027 年的 15%,汽车电子业务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 技术与产能优势:卓胜微聚焦 MAX-SAW 的 6 英寸产线已实现第一期 1 万片 / 月的目标,二期规划增加至 1.6 万片 / 月,12 英寸 IPD 平台正式进入规模量产阶段,L-PAMiF、LFEM 等相关模组产品已全部采用自产 IPD 滤波器,随着产能提升,将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积极储备 3D 堆叠封装、短距通信感知一体的 SoC 芯片等技术,有助于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 客户资源丰富:公司与华为、小米、OPPO 等主流手机厂商深度绑定,能够参与其自研 SoC 配套射频方案,技术适配能力强,订单粘性高,有利于产品的持续销售和市场份额的稳定。
不利因素:
- 市场竞争激烈:全球射频前端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Skyworks、Qorvo、Broadcom 等美系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也有唯捷创芯、慧智微等企业竞争,卓胜微面临较大竞争压力,需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以维持竞争力。
- 技术迭代风险:射频技术发展迅速,如 BAW 滤波器在高频段具有优势,若卓胜微不能及时跟进技术迭代,其 MAX-SAW 技术虽有成本优势,但在高频段应用可能受限,中芯宁波、赛微电子等企业 BAW 量产也可能分流市场份额。
- 业绩短期承压: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卓胜微归母净利润下滑明显,主要受芯卓产线折旧、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尽管未来业绩有望向好,但短期内仍可能面临业绩波动风险,且自建产线模式存在重资产投入与技术迭代风险,若产线爬坡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盈利。
- 存货积压风险:2024 年末卓胜微存货规模高达 25.21 亿元,同比增长 68.88%,存货占营收比重攀升,2025 年一季度存货周转天数大幅增加。若行业库存去化周期较长,公司可能面临存货减值风险,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