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满微的抗辐射干扰技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 电磁屏蔽技术:在芯片设计中,采用金属屏蔽罩或在芯片封装内部设置屏蔽层等方式,将芯片的敏感电路与外界电磁干扰源隔离开来。这些屏蔽层通常由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磁性的材料制成,如铜、铝等。当电磁波遇到屏蔽层时,会在屏蔽层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磁场,从而消耗电磁波的能量,实现对电磁辐射的反射和吸收,减少外界辐射对芯片内部电路的干扰。
- 滤波技术:在芯片的电源引脚和信号引脚上设置滤波电路,通过滤波电路可以截止特定频率的干扰信号进入芯片,只允许正常的电源信号和有用的工作信号通过。常见的滤波元件有电容、电感和磁珠等。例如,电容可以旁路高频干扰信号到地,电感则对高频电流呈现高阻抗,阻碍高频干扰信号通过,从而保证芯片工作电源的稳定性和信号的完整性。
- 电路布局优化:合理规划芯片内部电路的布局,将敏感电路和易产生电磁干扰的电路分开布局,增加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少电磁耦合。同时,对高速信号线路和时钟线路等进行特殊处理,如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增加屏蔽层等方式,降低这些线路对外界的电磁辐射以及它们受到外界干扰的可能性。另外,还会优化接地设计,确保芯片内部的地线分布合理,形成良好的接地回路,减少地电位差引起的电磁干扰。
- 抗辐射加固设计:在芯片的晶体管级和版图级进行抗辐射加固设计。例如,采用具有抗辐射能力的晶体管结构和工艺,提高晶体管对辐射的耐受性;在版图设计中,增加冗余的电路结构和保护环等,当部分电路受到辐射损伤时,冗余结构可以替代其功能,保证芯片的正常工作。此外,还会对芯片的存储单元进行特殊设计,采用纠错编码、冗余存储等技术,提高存储数据在辐射环境下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