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功率放大器
实验原理
OTL低频功率放大器.其中由晶体三极管T1组成推动级(也称前置放大级),T2、T3是一对参数对称的NPN和PNP型晶体三极管,它们组成互补推挽OTL功放电路。由于每一个管子都接成射极输出器形式,因此具有输出电阻低,负载能力强等优点,适合于功率输出级。T1管工作于甲类状态,它的集电极电流Ic1由电位器Rw1进行调节。Ic1的一部分流经电位器Rw2及二极管D,给T2、T3提供偏压。调节Rw2,可以使T2、T3得到合适的静态电流而工作与甲、乙类状态,以克服交越失真。静态时要求输出端中点A的电位UA=Ucc/2,可以通过调节Rw1来实现,又由于Rw1的一端接在A点,因此在电路中引入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一方面能够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同时也改善了非线性失真。
当输入正弦交流信号ui时,经T1放大、倒相后同时作用于T2、T3的基极,ui的负半周使T2管导通(T3管截止),有电流通过负载RL,同时向电容Co充电,在ui的正半周,T3导通(T2截止),则已充好电的电容器Co起着电源的作用,通过负载RL放电,这样在RL上就得到完整的正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