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无线传输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设计是将无线传输技术应用到临床上的研究型课题,实现基于单片机AT89C5l和无线传输系统构成的无线多路病床呼叫系统。
设计是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辅以矩阵键盘、LED显示电路和部分简单模拟和数字电路组成的能够实现病人与医护人员的远距离沟通。在此设计中每个病房都有一个按键,,按下按键,此时值班室的显示屏上会显示相应病房号,指示灯亮,声音报警,医护人员按下复位键取消当前呼叫。
通过对病区的的数据采集,实现医院医疗人员值班室与病人室之间的通信呼叫联系,是无线网络技术在临床上的大胆应用,具有反应快、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的特点。
病房呼叫系统是医院的必备设备,在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为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及时联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医院使用的病房呼叫系统多为有线呼叫系统,存在布线费用较高、易出故障、维修不方便、明显不雅观等诸多缺陷。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无线呼叫系统,它不仅施工和维护方便、呼叫操作简单,而且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接受病人的呼叫信息,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但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加入WTO,我国政府及企业对此都非常重视,对相关医院资源进行了重组,相继建立了一些国家、企业的研发中心,开展创新性研究,使我国无线病房呼叫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