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驱动电路原理
光耦驱动电路原理:电流通过5V电源,送低电平到发光二极管,因为有电流通过而发光,电阻R2,T1就导通,T1的E和C,到地,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电源VCC通过R3,到地,致使三极管接收端导通。 光耦合器亦称光电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它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把发光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与受光器(光敏半导体管)封装在同一管壳内。当输入端加电信号时发光器发出光线,受光器接受光线之后就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流出,从而实现了“电—光—电”转换。
光耦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组成,中间由介电绝缘带分隔开。光耦在制造过程中需保证二者能精确对位和距离调整。光耦的一些重要参数包括:电流传输比(CTR)、传输速率、共模抑制比(CMRR)等。其遵循的标准是UL1577和IEC 60747-5-5。IEC 60747-5-5的前身是VDE 0884,当年惠普(Avago)就是该标准的起草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