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 MCU 芯片在工业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得益于其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等特点,以及与操作系统的深度协同等优势,能够很好地满足工业控制场景的需求,具体如下:
- 强大的性能支撑:海思 MCU 芯片如 Hi3065H 具有较高的主频,可达 200MHz,且采用 32bit RISC-V 内核,CPU+FPU 提供强劲算力,可支持更复杂算法演进,能满足工业控制中对复杂算法和高速数据处理的需求,如在工业机器人控制中,可快速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精准控制。
- 精准的控制能力:部分芯片具备高速高精的控制能力,如 Hi3065H 高速 PWM 时钟可与 CPU 同步至 200MHz,还拥有纳秒级硬件刹车保护,能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适用于半导体、激光等对控制精度要求极高的领域,可将时间抖动控制在 1us 以内,有助于提高生产精度和产品质量。
- 优秀的低功耗特性:海思 Hi2131 Cat.1 芯片采用超轻量芯片架构与极简休眠管理,休眠功耗低至 150μA,数传功耗减少 10%,对于依靠电池供电的工业移动设备或对功耗有严格要求的场景,可显著延长设备续航时间,降低运营成本。
- 高可靠性保障:基于自研 RISC-V 内核,具有自主可控性,能保障芯片供应安全。同时,通过先进封装技术,部分芯片支持 - 40°C 至 125°C 宽温工作且低温漂,可在恶劣工业环境下稳定运行,适用于工业控制、ATE 测试等对环境适应性要求高的场景。
- 与操作系统深度协同:海思 A² MCU 和 MPU 全面支持 openEuler,通过芯片和操作系统在底层的紧密配合,可针对工业控制场景进行深度定制和优化,实现极致的工业级低延时和确定性。还开发出 UniProton+BareMetal 混合部署方案,既保证高实时性任务的优先级和实时性,又能对非实时性任务进行多线程管理,降低开发和维护复杂度。
- 丰富的通信接口:海思 MCU 芯片通常具备丰富的通讯接口,如 CAN 总线,UART(485 总线),SPI,I2C 等,方便与各种工业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可轻松融入工业控制系统,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交互,满足工业控制中对设备互联的需求。
- 嵌入式 AI 优势:海思 A² MCU 以轻量级嵌入式 AI 为核心设计理念,在设备条件检测、预测性维护、设备寿命延长等领域可有效弥补传统算法的不足,帮助工业设备实现智能化升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减少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