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动态调整电压频率、优化游戏算法、采用门控时钟技术等方法,降低瑞芯微 RK3126C 芯片 GPU 运行大型 3D 游戏时的功耗,具体如下:
- 动态电压频率调整:利用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技术,根据游戏运行时的实际负载,实时调整 GPU 的工作电压和时钟频率。当游戏画面较为简单、对 GPU 性能要求不高时,降低电压和频率;当遇到复杂画面需要较高性能时,再提高电压和频率,以提供满足当时性能要求的最低功率,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 优化游戏算法:对游戏软件算法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图形渲染计算,降低 GPU 的运算量。例如,简化过于复杂的场景建模,减少冗余的图形数据处理,或者采用更高效的图形绘制算法,从而降低硬件的功耗需求。
- 采用门控时钟技术:使用门控时钟技术,当 GPU 某些模块在特定时刻不需要工作时,停止向其提供时钟信号,减少时钟网络的功耗。这样可以避免时钟信号在无用模块中持续翻转产生功耗,有效降低 GPU 整体功耗。
- 合理设置电压域:RK3126C 芯片的 GPU 功耗较大,可将其设置为单独的电压域。根据 GPU 的工作状态,单独对该电压域进行电压调整或电源开关控制。当 GPU 负载较低时,适当降低电压域的电压;当 GPU 不工作时,可关闭该电压域的电源,减少漏电功耗。
- 运用多阈值电压设计:在芯片设计层面,可在 GPU 的关键路径上使用低阈值的标准逻辑单元来优化时序,在非关键路径上使用高阈值的标准逻辑单元来减少漏电流,从而降低 GPU 的静态功耗,且该方法通常没有面积开销。
- 加强热管理:通过有效的热管理来辅助降低功耗,因为高温会使芯片晶体管漏电增加,进而导致功耗上升。可在设备中添加散热装置,如小型风扇或散热片,及时将 GPU 运行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维持芯片在较低温度下工作,有助于降低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