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 MCU 芯片的低功耗特性具体体现在功耗模式多样、电源管理先进、通信功耗优化及架构与工艺节能等方面,以下是详细介绍:
- 多种低功耗模式:海思 MCU 芯片通常集成多种低功耗模式,如休眠模式、待机模式和深度休眠模式等。以 HI3516DV500 为例,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灵活切换这些模式,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深度休眠模式下,芯片大部分功能停止工作,仅保留必要的唤醒电路等,功耗可降至极低水平。
- 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部分芯片采用动态电压和频率调节(DVFS)技术,如 HI3516DV500,可根据工作负载自动调整芯片的工作电压和频率。当负载较低时,降低电压和频率,从而减少功耗,实现能耗的最优化。
- 通信功耗优化:一些用于物联网的海思 MCU 芯片,如 Hi2115,支持电源优化的通信协议栈。在 NBIOT 模式下,支持非连续接收(DRX)机制,允许设备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关闭接收器,节省能量。还可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动态调整发射功率,进一步降低功耗。
- 低功耗架构与工艺:海思 MCU 芯片采用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如 28nm 或更小的制程技术,可降低芯片的漏电流,从物理层面减少功耗。同时,优化芯片架构,例如采用高效的内核设计,减少不必要的电路模块,降低整体功耗。
- 指令集与编译器优化:以海思 A²MCU 为例,其基于 RISC-V 精简指令集,从指令集到编译器进行深度优化,结合行业应用特点使能嵌入式 AI,提升特定场景的计算效率,减少运算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助力家用电器走向智慧化和低碳化。
- 极低的待机功耗:部分芯片集成了电源管理单元(PMU)等,可有效管理芯片电源。如 NB17 芯片集成 PMU、基带等,具有极低的待机功耗;EC20 芯片在关机状态下,除了 PMC 模块,其它区域都下电,待机电流为 μA 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