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 3D 堆叠封装技术的一般原理和优势来推测其可能的特点。
技术原理
- 垂直芯片堆叠:将多个芯片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这种方式与传统的 2D 封装中芯片平铺在基板或封装载体上不同,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高的集成度,满足终端应用对高性能和多功能的需求,同时减小整个封装体积,对于追求轻薄化、便携化的终端产品极为有利,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等都可从中受益,实现更小巧、更轻便的设计。
- 互连技术:采用硅通孔(TSV)、微凸点连接或铜 - 铜混合键合等技术实现芯片之间的电气连接。其中,TSV 是在硅片上打孔并填铜,形成垂直电气连接,使信号能够在堆叠的芯片之间传输。微凸点连接和铜 - 铜混合键合则是用于实现芯片之间的高密度、低功耗互连,相比传统的互连方式,它们可以实现更高的互连密度,降低互连的功耗和延迟。
可能的优势
- 性能提升:通过缩短芯片之间的互连线长度,3D 堆叠封装技术有效降低了信号传输的延迟和功耗,这对于追求高性能、低功耗的终端应用意义重大,无论是高速数据传输、实时处理还是长时间待机,都能从短互连线带来的低功耗优势中受益。
- 散热改善:垂直堆叠芯片的方式使得热量可以在多个芯片之间分散传导,从而提高封装的热性能,有助于降低芯片的工作温度,提高封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集成度提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灵活地选择堆叠的芯片类型和数量,实现高度的系统集成。例如在智能手机中,能够堆叠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等多种类型的芯片,实现更全面的功能。
卓胜微作为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领先企业,其 3D 堆叠封装技术可能在以上基础上,针对射频前端芯片的特点进行了优化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移动智能终端等应用对射频性能、功耗、尺寸等方面的严格要求。